设计成果效果图
选址阶段成果链接
https://forum.sheencity.com/to...
地区现状与设计成果同角度对比
动画
设计说明
在外形处理上,我们根据学院的特殊属性,将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成柔软的“器”形态,而将创新创业中心设计成坚硬挺拔的直线。“器”最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造型艺术品,是艺术与设计双重功能的凝结物,两千多年前老子在其《老子说》中指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虽然论述的是“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但是同样延伸到形式与功能的问题,也同样表明“器”载体作为艺术与设计结果所具有的典型性,因此最具艺术与设计综合象征物非“器”莫属!我们通过抽象的“器”造型以及具有信息化特色的变异形态,予以整体建筑以创新与传承的意象感受并且凸显出学院的风格与特点。
用了建筑环境一体的设计,通过多种生态设计手法,创造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节约运行成本,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健康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筑群采用西北面闭合,而东南面开放的平面格局,一来可以规避冬季西北风的侵入,从根本上降低了保温的条件;二来较好地引入了夏季主导风的进入,极大地降低了降温与隔热的成本,同时大量的折线关系也规避了东西向过长而导致的东西向直晒的危害。
本建筑群形成了大小约六个方案半围合空间,这样一些空间有的呈现较规整,有的则显得狭长与折叠,有的又形成台地般的连续效果。如此丰富的院落关系势必成为本案的一个重要卖点,这也是校园生态化与花园化的客观要求。而建筑设计上尽量向院落开放,以满足最大限度的院落景观的均好性要求。
设计运营说明
外部交通组织畅顺,人车分流。建筑群被划分成不同的单元体,各个功能均有独立的出入口,既方便使用,又避免了相互的干扰。北面主要以步行入口为主,外部访客可以迅速到达艺术与设计学院大厅及展览空间,而学生可以从东南面步行进入设计学院各功能空间,车行访客可以从地下空间直接进入各功能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入口设置在临校园主干道一侧的西面,不仅可以满足较大人流(大学生招聘与就业等)的迅速进场,而且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梦工场”也需要这种入口的易识别性,物流组织可以通过东面的道路以及物流电梯进入各功能空间,车流同样可以从地下室进入入口大堂。学生的人流基本可以控制在南面与食堂的联接部,方便学生与食堂之间的联系及形成“自己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