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成果效果图
2、选址阶段成果链接
3、地块现状与设计成果同角度对比图
4、动画
5、设计说明
澳门街区历史悠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中西文化混合的城市气质与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形态是最突出的两个特点。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规划不当使得城市过于密集,各空间要素被极度压缩,空间具有“几乎接近极限”的特点。再这种情形下,当地居民只能艰难的再城市夹缝中生存,而选址之地又是澳门旅游业最为繁华的地区,玫瑰圣母堂、议事亭前地、大三巴牌坊等旅游景点都集中于此,与当地的居民区混杂在一起。整个区域成为了旅客与当地居民人流交汇的重点区域。而此处的公共空间欠缺,仅有的公共空间只是作为旅游业的载体,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机的联系,并未解决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缺乏与绿地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使得城市原有风貌特色逐渐丧失,只留下了一个失去灵魂的外壳空表皮。所以这些位于城市最核心地段的高密度地区,必须承担起展示城市精神,保存城市记忆和延续城市文化的职责。而我们的选址区域的历史建筑基本都被翻新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心中真正的历史街区是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而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虚拟出一条还原澳门历史,并立足与解决当下城市问题的街道,想提供一种思路给当下的人们思考。方案以三个部分“议事厅前地”、“玫瑰圣母堂”、“大三巴牌坊”为核心:

议事厅前地:
原来此部分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且著名历史建筑民政总署也位于广场的正对面,旧广场完完全全沦为商业步行街的入口,原本属于城市历史遗迹的广场成为了繁茂的商业街,而我们设想将民政总署这一历史建筑用内部不受重力影响的玻璃塔罩住,上方投射出民政总署历史样式,使得建筑成为一个展品,整个广场赋予它不同层级空间体验增加公共空间面积;
玫瑰圣母堂:
此部分的地块是整个街道的中心点,它是人流交汇最密集的场所,我们认为这个地块是服务于整个街道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整个商业圈与居民生活区都以此教堂为中心点,所以我们在此将整个教堂的广场扩大形成具有向心性的圆形广场,提供多个层级的公共空间给游客与当地居民。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部分,作为整个街区更新的最终点,我们设想将它的纪念意义凸显出来,原本前往大三巴牌坊要经过一条狭长的商业街,我们将街道更新成地面与地下与空中三个层次,用空间维度的楼板将其联系,地下作为整个澳门历史发展的投影展厅,会将这条街道的历史变迁展示出来整个大三巴牌坊我们同样用内部无重力影响的玻璃塔罩住,上方投影出来的是整个大三巴牌坊以前还未炸毁的教堂模样。
6、设计运营说明
运营一:
由于位于澳门的大三巴牌坊地块本来已经是澳门市的地标之一,里含着各式各样的产业,如:文化展示、商业活动、历史遗迹等,且附近又是新马路商圈,每天都有着庞大的人流,我们可以将这次成果作为一种对未来若干年后解决澳门城市密度过高,公共空间匮乏,绿地缺失的一种解决思路,用效果图和视频的方式在古寺中呈现,联合光辉城市软件中的VR功能,让人们进入其亲身体验被更新过澳门传统街道;此外,我们可以收集人们体验后的感想和他们对城市发展的畅想,提取他们的观点,去营造更多不同方向的空间设计,继续完善和优化这个产业,使其更加丰富并充满多样性。
运营二:
做为一种思考形式:当科技发展相当高的程度时,如何去解决高科技文明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冲突。如何用高科技手段去让新时代的人们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丰富其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