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址
然乌湖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紧靠川藏公路。
二,设计思路(未完成)
1.不考虑建筑技术与建筑结构,设计主要以湖面上或空中为主。
2.思考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结合。
3.思考在不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如何发展当地经济。
4.打破空间束缚搭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桥梁”,以然乌湖为试点开发更多的类似地区。
三,业态分析
然乌镇业态分析
农田 | 商业用地 | 居民住房 | 学校 |
44% | 11% | 41% | 4% |
四,场地图片
然乌湖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附近,交通只有紧靠湖边的川藏公路。交通方式单一,高海拔,路途艰险。导致物资运输成本高,旅游人数少。希望通过虚拟技术刺激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缩短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宣传当地的地理与文化。
然乌湖周边地区为自然经济,当地人的生活以种植青稞以及放牧为主,以旅游业为辅,少数四川人来到当地发展商品经济(小卖部,面馆,住宿)。村民门在物资上自给自足,8月份能看到路边晾晒的青稞。牦牛,猪在路边自由散养。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方式养成了当地人朴实的性格。旅游业以自发的导游服务为主。希望能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不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形式和力量。
然乌湖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处于喜马拉雅,念亲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对撞处。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是藏东第一大湖。
五,场地故事
我家并不在然乌镇,我与然乌镇然乌湖的故事发生在17年的夏天,那时大一的我毅然决然的独自踏上了川藏的旅程。在成都邂逅了我的骑友门后一同踏上了前往拉萨的G318公路,路途艰辛。到然乌湖的那天晚上并没有月亮,所以星星显得格外的亮,远处的雪山被照亮,仿佛漂浮在空中。伴着星空我们骑到然乌湖已然是9点半,疲惫的我们决定在然乌湖的湖中心修整3天。
躺在然乌湖中心,看着眼前的山,突然有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里平静的不像话,亭中的我们不禁感叹以后一定还会再次来到这个地方。
这3天我们遇到很多人,也看到了很多事。
面馆邻座的藏族小哥哥说,他们很少买省外运来的昂贵商品和食材。一般都吃自家糌粑,偶尔过节会杀一头牛,够一家子吃一年。外地商人们来到这边做生意,大概也只有旅客会买吧。
这里的居民都很朴实,晾晒完自家青稞,大家会自发结队去捡被丢弃在公路上的垃圾,藏族的姑娘们背着篓子裹着面巾顶着烈日沿着路边一路寻找。她们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片净土,并付出行动去保护它。
路边偶然发现一个喇嘛,在山体滑坡区搬运着路边的落石,冒着可能被落石砸到的危险自发的给车辆清理道路,他说这也是修行。
一个当过兵的老爷爷叫我们一起喝茶,一个放牧的老爷爷在远处对我们高喊扎西德勒!路边的小孩从他的水果篮子里挑了个最饱满的果子,用衣袖擦了擦送给我。
也只有这样的净土才能养出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