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地周边配套关系
2.周边交通状况
3.项目现状

4.场地内节点照片
昔日青钢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臣”回顾青钢57年的发展史,既是青岛钢铁的进步史,也是青钢人奋发图强的创业史。多年来上缴税
金列青岛市前列,最多时促进就业1万余人,也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家劳动模范和高级冶金人才。青钢老厂区关停后,市区每年可减少工业废
水排放量659万吨,减少COD排放量644吨,减少氨氮排放量16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613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645吨,减少烟(粉)
尘排放量14095吨。
在城区扎根几十年的老企业一个一个搬离,虽然带走了几代人的回忆,但也为这座城市翻开了新的篇章:企业升级换代,有了更大发
展空间;城市淘汰落后产能,环境改善,“青岛蓝”将更加纯净;寸土寸金的城区地脚将获得更合理地利用。
青钢搬迁所带来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涵盖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替代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安排、城市发展战略以及生
态环境恢复、城市景观重塑等方方面面,这些影响在传统老工业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是十分普遍的问题,极具代表性。
青岛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钢)厂址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北部,属于城市钢铁厂。厂区东邻重庆路、南渠村,西围墙距胶济铁路约85m,
北距流亭国际机场约3.8km,南靠遵义路。距市中心约15km,厂内铁路专线与胶济铁路娄山站接轨,全厂总占地面积不足1.3平方千米。
场区集聚了大量的工业建筑、构筑物、文物、绿化、道路、铁路、管廊等等各类资源,在约1.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具有设施关联度强、覆
盖面积广和布局分散性强的特点,各类建筑、设施布局依生产流程形成了厂区内部标志性的斜向空间肌理,这种独有的结构性特征为厂区土地
再利用的研究增加了复杂程度,同时,传统工业区的土地开发还涉及工业资源的保护、污染环境的治理以及未开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等。由于
上述种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会使得青钢更新改造方案在未来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可变性。需要综合考虑其与周边既有城市网格空间共
同作用下的场地利用条件和用地功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