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址
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东望出版城西路,西临丁字桥南路,南连机场三路,北接雄楚大道。
二,业态分析
三,场地现状
四,场地故事
这是我在这所学校的第7年,在之前的6年里,我们的教学楼一直是在一个破烂的老楼里,破旧的教室让我下课后一秒都不想在教学楼里呆着。5年前导师在设计新楼的第一稿时,最初的想法是设计一个平面布置上运用自由的折线进行组织,围合而成的诸多“多形态庭院”的,希望建筑整体呈现出层次丰富的空间格局,与其他对称性、中轴性的传统校园设计形成对比的。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最初的方案很快被扼杀在了摇篮里,建成后的呈现也和最初的想法截然不同。这次我将最初更为自由、生动的方案在这次虚拟设计中进行呈现。
五,造型构思:
在外形处理上,我们根据学院的特殊属性,将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成柔软的“器”形态,而将创新创业中心设计成坚硬挺拔的直线。“器”最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造型艺术品,是艺术与设计双重功能的凝结物,两千多年前老子在其《老子说》中指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虽然论述的是“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但是同样延伸到形式与功能的问题,也同样表明“器”载体作为艺术与设计结果所具有的典型性,因此最具艺术与设计综合象征物非“器”莫属!我们通过抽象的“器”造型以及具有信息化特色的变异形态,予以整体建筑以创新与传承的意象感受并且凸显出学院的风格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