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城市流浪!!!
1场地范围平面
2.场地内节点照片
3.业态分析
日月广场业态分析
海口大英山日月广场位于海口市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国兴大道,项目占地面积160445平方米,总投资为39976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37万元。设有书城、百货商店、电影院、俱乐部、主题乐园、博物馆、影剧院、文化展览馆、儿童中心等商业购物及文化娱乐配套设施。
该项目位于海口市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国兴大道南侧C01、C04、C06地块,北面与海南省政府隔街相望,南面临近红城湖。地处海南国际旅游岛CBD中心地带,项目占地面积15.5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4.0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2亿元人民币。项目由1栋博物馆、1栋影剧院、1栋文化展览馆、1栋电影院、1栋儿童中心、1栋数码中心、1栋写字楼、1栋书城及购物休闲中心、1片公共绿地与广场、地下商业建筑及车库组成整个中央城市广场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它还带有一个下沉式子广场(Sunkenplaza)。下沉式广场是城市休闲广场的一种设计手法,即孕育于主广场(休闲广场)中的子广场,起到将购物者引入地下商业空间的作用,并且巧妙运用垂直高差的手法分隔空间,以取得空间和视觉效果的变化。它借鉴了北京蓝色港湾国际商区“LifestyleShoppingCentre”的设计理念,将丰富的商业业态与周围的优美环境相整合,成为时尚、新鲜且充满乐趣的一站式体验消费场所,不同的人群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Lifestyle:购物“血拼”、旅游服务、IMAX电影院、数码潮流专区、主题运动区、儿童乐园、SPA和GYM等,非常适合一家人前来消费,共享欢乐时光。
为贯彻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理念,下沉式广场将设置采光孔,通过可踏的采光孔白天为下面的商业空间提供如“满天星”般的采光,夜晚,内部的灯光透出来,又给广场带来光彩的活力,部分建筑物顶层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遮光膜,其透光,而又遮阳避雨的功能性保证了良好的购物环境。
项目建筑物缤纷的立面将采用颜色明快的彩釉玻璃结合局部金属铝板以及LED灯光,无论白天黑夜都传达出强烈的年轻时尚的气氛。
海南海口日月广场选址海口市大英山CBD中心,并定位为航母式商业综合体。首先这一商业综合体设计项目的选址就很正确,项目位于集商务行政办公、商业零售、文化娱乐、旅游服务、居住于一体的“四加一”现代化综合型的城市中心,有利于积攒人气,拥有成为商业地标的良好地理条件。其次是前瞻性的区域布局和设计定位,“航母式”的商业综合体,气势很足,更具差异化与独特韵味,顺利对海南海口当地的商业进行重构。
日月广场不仅设计方案出彩,落地效果也十分完美,一开业便迅速成为海口市最具人气的商业综合体,一举成为当地旅游地标。从整体的规划设计效果图来看,日月广场以“日月星辰”、“双凤呈祥”为主要设计理念,打造以一个中央广场、两个商业文化区为框架的大型商业文化综合体。在中央广场中还设计有音乐喷泉广场、雕塑广场、三角梅广场,以及海南首家下沉式广场;而东区、西区的12座商业建筑则以十二星座的方式来命名,意味深远。拥有海南最大的IMAX电影院-万达影城
海南首家大型下沉式购物中心
精彩绝伦的大型音乐喷泉,整体长度50米,宽度40米,设置18种水型,采用国内外首例大规模太极两仪数控喷泉阵列,运用最新多媒体技术,将声、光、电、水与激光等特效相结合,营造如梦似幻的水景意境。日月广场,以前瞻性眼光选址在大英山CBD核心区域,恰好在互联网金融大厦、海南迎宾馆、海南省政府、海口双子塔、国际金融中心铺展开来的国际旅游岛CBD中央商务区的“中轴线上”,与海口区商业谋求升级的氛围更为契合
日月广场,以前瞻性眼光选址在大英山CBD核心区域,恰好在互联网金融大厦、海南迎宾馆、海南省政府、海口双子塔、国际金融中心铺展开来的国际旅游岛CBD中央商务区的“中轴线上”,与海口区商业谋求升级的氛围更为契合
位于海口市中心区大英山CBD,集商务行政办公、商业零售、文化娱乐、旅游服务、居住于一体的“四加一”现代化综合型城市中心区;随着《海口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控规深化调整》的定位,该片区将成为国际旅游岛中央商务区、省级行政文化中心双中心。
近50万平方米
四:场地故事
专家预测,全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经过预测,地球各大洲大陆板块将在约200年后被海水淹没。全球恐慌,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筹备自己的求生计划,并且开始建造属于自己的水下城市。中国海口选择了经济最集中的区域开始建造。但因全球气候变暖骤然加剧,全球无数城市被淹没,海口作为国内地势最低的城市之一,水上城市还未完全建造完毕就已经被海水淹没,只能被迫开始流浪城市计划。
但因未建造完毕 水上城市资源有限无法做到自给自足。所以要去世界上仅剩的四个巨型城市进行补给,并在去的路上搜寻资源用以换取自己的必须物资。
第一个补给站,北京。每当灾难来临时,中华民族的民族荣誉感总是爆发式上涨,在这次全球灾难来临之际,几十亿 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保存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人们经过投票,将未来建造的水上城市风格定位为中国大唐之风。
第二个城市,东京。灾难来临之际,这个亚洲第二个巨型城市爆发出了奇迹般的创造力与创新力,大和民族发生了科技爆炸,各个高端科技迅速发展,人们掌握了新型资源与能源的使用方法,可以长久的把摆脱对太阳能源的需求。为了对抗到来的全球变暖气候,人们选择将城市转向岛内地下,在地下中心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地心城市。水面上仅有一个港口进行交易活动。
第三个城市,,纽约。曾经科学技术称霸全球的美国已经不再满足于地球的发展, 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太空,美国政府开始计划一个庞大的 “星际城市”计划,建造新型城市——环形世界在地球上收集资源,随后开启新的宇宙大航海时代,在宇宙中寻求生存的栖息地。
最后到达了欧洲联合城市。这里大陆板块较高,暂时可以抵抗海水水平面上升,当人民能够满足自身的生活时,在末日的压力下,人们开始了对艺术之路的新探索,新“文艺复兴”再次在欧洲大陆上燃起,艺术文化迅速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