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地
2、背景

基地地址:
选址为三孝口,三孝口街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心,北临长江中路,南倚银河景区,东与徽州大道毗邻,西与金寨路接壤。三孝口因张梅、张柷、张松三兄弟事母纯孝的故事得名。
周边有三孝口、三孝口西、飞凤街、博物馆等公交车站,BRT快速公交途径此处。博物馆站也为重要的公交枢纽站。地铁2号线与规划中的地铁5号线三孝口站设在此。
其中三孝口新华书店最具标志性,因其充满创意的空间设计,吸引了大量的客流,是人流量最大的实体书店之一。
3、场地故事
很多人的记忆中,买报纸、看杂志离不开这样一个小小的报刊亭,《读者》、《意林》、《青年文摘》都曾是最畅销的杂志,各式的报纸刊物集合在一方小屋,是曾经的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城市节点,新闻、杂谈、轶事、名著……人们也不只是买买报刊,有时经过,买一包烟、一瓶水;放学的孩子挤在门口买一包零食,买一盒卡片;夜半有人敲开小窗,打一个电话……报亭在形形色色的人流之中,温暖而鲜活。信息在不断地聚合交织,报亭是一个时代的照相机,是一座城市的守望者。
但是科技日新月异,数媒的到来对纸媒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信息变得更便捷、广泛、自由,人们不需要走出家门,便可知晓天下文章。看报、看书来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效率低下的手段。书报亭在逐渐消亡已成为一种必然。获取信息,已经不需要现实的空间。
无论纸媒、数媒,抑或生媒,信息的媒介在时代的洪流中必然不断改变,总会有新的媒介将旧的取代。但是信息是永存的,人是信息的创造者,在互联网和屏幕后,人们获得了更大的内容创造的自由,但同时,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变得冰冷,人在信息中开始麻木、迷失。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阅读书报是触摸到纸张的舒适,失去的是与人、与现实触碰的鲜活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