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四美塘公园南端,四美塘公园位于长江二桥南岸武昌桥头下,临和平大道中段。
一、用地范围平面图
二、场地重要节点
1.节点一
2.节点二
3.节点三
4.节点四
5.节点五
三、主要业态信息
四、场地故事
“回来了。”是孩童和老人,最喜欢的三个字。印象中,他们总是在等,从清晨醒来,工作的人就已经出门了,他们总是好忙,在家里的这两个人出现次数最少,可却总是没他们不可。一天分为二十四个小时,我们却有十二个小时身处不同的空间。印象中,要等到日落,外出的人才会缓缓归家,夕照把城市染成雁足的红,家中的人一直在等待,入夜时分的团聚。有时候觉得这里就像站台的终点,火车缓缓驶过外面一条条轨道,催促着,呼唤着你,而千言万语不过遥遥的钟声,令人记起归家的温暖。
2019年的徐家棚,在四美塘公园上两条交叉的立交桥,两旁林立的高楼大厦,公园里缓慢归家的老人小孩;
1994年的四美塘西路,在长江二桥下面的数条崭新铁轨,火车站台上等待的人群。交叉,铁轨与高架桥,流动在其中的奔波劳累的人,交织,二十年的时间车流,不变的一方港湾。
日复一日,你在摩天大楼紧张的工作,我在公园安静的等待。
其实我很想像以前一样,牵着你的手一起回家,走过那条长长的轨道。
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这个故事如同失去铁轨的徐家棚,随着城市的进程,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千篇一律。本该是最亲近的人,都市生活的紧张忙碌让人们看到的最多的是彼此的睡颜。
如同高架桥两边的四美塘公园和高楼大厦,它们彼此相望,却隔着川流不息的奔波。我们想,每个人或许都幻想过有这么一个空间,不是公司楼下商业气息浓厚的咖啡店,不是路边嘈杂的座椅,是紧张劳碌的时刻想起你,就可以下楼来见你的地方。
一方暂时的港湾,情感的寄托,旋转相接的纽带,平行时空的人们因折叠而可以相遇的空间。
――这是我们的设计想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