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选址的前言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和信息化政策,立足促进粤港澳三地的紧密合作发展。它地处“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特殊的区域管理在国内绝无仅有。
十年悄然飞逝,2019年,曾经荒凉的横琴岛摇身一变,变成粤港澳深度合作的新引擎,大湾区城市的客厅。
在实地调研的路上,处处都是在建或已落成的高楼大厦,但人烟稀少。横琴创业园区内虽入驻了许多创业品牌及高校创新研究院,但几乎都是大门紧闭,一切似乎还没真正开始。
园区附近便是澳大横琴校区与闻名遐迩的长隆海洋王国,远处是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一切都暗示着这座宝岛在蓄力待发。
汽车飞驰,我们险些错过目的地,它实在太不显眼,不知道它存在的人路过都会直接忽略掉它——粗沙环。
一旁正在新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而这个小村庄背靠着山,与外界唯一联系的路上莽莽榛榛,尽是足以遮住村庄的树木杂草,显得小心翼翼,生怕破坏周围高楼的景致,也似乎被外面的世界所遗忘。
二、选地范围
三、卫星图四、场地实景
村庄外景
村里的某一巷子
村里的孩子们
这个落寞的孩子几次站我们脚边邀请我们一起玩耍,
把他视作最珍贵的玩具——一个塑料勺子递给了我们。
这也是我们改造的一大灵感之一——关于务工人员儿女的成长问题。
过道真的都很陡...
用电是一大安全隐患
村庄与外界的对比,以及一条神秘的电线
一条不成熟的分割线~(我不会删掉..)
五、实地调研的小视频
建议进入b站观看哟~剪辑小白还望轻拍hhh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
六、关于选址想说的一些...
村内楼道狭窄阴暗,又背靠陡山,因此房屋旁的道路都陡峭异常,不说老人,青年人也走得吃力...
珠海本就多风多雨,这样无疑是生活在巨大的定时炸弹旁。
村里的楼房外表统一涂上蓝白漆,再者还有地下挖深深的下水道,这似乎是曾经“重金”修葺的仅有的证明。 居住在这里的人,多数是在长隆打工的家庭,或者是高楼工地的民工,高楼大厦经由他们双手一点点筑起,而海洋王国里的阵阵欢声笑语里,他们亦是见证者。
而最后,他们聚居在此,日日早出晚归,两点一线,自己的孩子们无暇关照,却为长隆里千千万万的孩子们带来梦想与欢乐。 他们本是城市建设者中的一员,但这个城市并没有给他们一片成熟的居住地,他们与他们的子女、其他家人不得不蜗居在此。只愿我们这份微不足道的力量,能为他们勾勒出一个美好而温馨、安全又便利的全新的家园。 这便是我们的初衷。
七、业态分布
八、场地故事
我们由那个落寞的孩子说起吧...
我今年五岁啦,随着父母从遥远的外地来到粗沙环定居。在这住了多久呢?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邻居一批又换一批,周围的人变得那么快,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吧?
平日的早晨,爸爸妈妈早早去长隆上班,我只能留在村里,自己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他们总是几个月后突然就搬走了,所以我习惯了分离的感觉。平日里也没什么玩具,只有挤在狭小矮房里的一块空地里说说话,或者穿梭在窄窄的巷子里玩捉迷藏。但是路太陡啦,我总是摔跤。
偶然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附近小区里面玩过一次,那里面好多好多我没见过的游乐设施!我想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了。真羡慕在小区住的小伙伴们啊。
听爸爸妈妈说,长隆里面有更多好玩的,但是爸爸妈妈到了节假日才是最忙的时候,所以我也没有去过。
爸爸妈妈还说,我早就该上幼儿园了,但是幼儿园太贵,所以就没去上。幼儿园是什么?是不是里面有长隆和那些小区一样那么好玩呀?
那些我都不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长隆玩一早上!这样也不会很影响爸爸妈妈工作吧!